信心和动力不断增强——8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发布日期:2023-09-01    浏览量:次    来源:新华社   
【 字体: 分享到: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 题:信心和动力不断增强——8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新华社记者

8月,在党中央部署下,各地各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促发展的政策举措。记者近期走访发现,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全国各地鼓足干劲、真抓实干,政策“组合拳”精准发力效果持续显现,发展信心和动力不断增强。

观察之一:暑期旅游等消费明显回暖

头戴小黄帽、手拿小铲子,小朋友们三五成群地在沙坑里玩耍……自从考古发掘研学课程推出后,这便成为暑期陕西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常见景象。

暑期研学游高峰时,公园考古探索中心日均接待量超过700人次。陕西历史博物馆日均参观人数达1.2万人次,大唐不夜城日均客流量达30万人次。

不断攀升的数字见证了陕西省暑期旅游市场的火爆,背后是当地一系列优化消费环境的举措:延长多家博物馆开放时间,整顿旅游市场不规范经营,各大景区推出门票减免等福利,财税金融等政策红利向文旅企业倾斜……

放眼全国,消费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出游、看演出、观影成为暑期三大热门消费场景。数据显示,7月1日至8月21日全国铁路暑运已累计发送旅客7.01亿人次;暑期档演出市场票房超过30亿元,今年中国电影市场暑期档票房已突破200亿元。

消费市场持续释放活力,离不开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支持。北京市启动新一批“京彩·绿色”消费券发放;郑州市第二批2000万元汽车消费券开始校验;福建省出台9条措施进一步促消费扩内需……

【记者观察】在当前需求仍然不足的形势下,恢复和扩大消费被摆在优先位置。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发布《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以来,各地纷纷推出促消费政策举措,覆盖旅游、汽车、餐饮等多个消费重点领域,以“真金白银”激发消费市场潜力。随着各地扩内需促消费政策落地显效,消费这驾“马车”将为推动中国经济回升向好持续释放动能。

观察之二: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内,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体外诊断仪器及试剂产业化基地施工正如火如荼,预计2024年实现一期投产。相距不过14公里,基蛋生物二期、三期项目也同步在建。

“作为南京市重大项目,我们实现投产后将年产体外诊断试剂5亿人份,临床检验仪器2万台。”基蛋生物副总经理王占柱说,近期国家不断出台支持政策,大大激发了民营企业干事创业的热情,公司对未来充满信心。

8月份以来,针对民营企业面临的痛点、堵点、难点,从中央到地方密集推出系列政策举措,旨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鼓励企业敢闯、敢投、敢担风险。

浙江省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2条措施,提出向民营企业推介“三张项目清单”,为民间资本更好了解和参与重大项目提供平台;广州市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20条措施,提出建立“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企业服务工作机制等;深圳市针对备受民营企业关注的放宽市场准入、保护合法权益、清理拖欠企业账款等方面,提出20条精准有力举措……

【记者观察】民间投资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近期,在宏观调控加大力度的同时,一批稳预期的举措陆续推出,提振市场信心。记者从各地了解到,在一些省市级重大项目中,民营企业积极参与“5G+”、新基建、“东数西算”、数字基础设施等重要领域项目,与国家战略、地区发展“同频共振”。

观察之三:多地房地产政策迎来优化调整

“之前首付压力较大,我们一直没有下定决心置换新房。8月南昌市首套房首付比例下调到20%,我们果断出手卖掉旧房,在青山湖区九龙馨苑购置了一套200多平的新房。”正忙着装修的聂女士告诉记者,当地出台的楼市新政帮她节省了近10万元的首付款。

8月以来,各地购房者频频收到利好消息:江西省南昌市发布涉及土地出让、新房购置等方面的15项楼市新政;厦门市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40%;嘉兴市全面取消限购限售;郑州市推出多子女家庭购房补贴等15项利好政策……

“楼市新政主要释放刚需和改善需求,有助于激活提振潜在住房消费需求。”南昌市住建局开发管理科科长杨伟介绍,自8月17日南昌市推出楼市新政后,17日至23日7天全市新建商品房网签面积,较17日之前7天环比增长4%。

近段时间,相关部门陆续释放地产领域积极政策信号:8月初,中国人民银行在部署下半年工作时明确提出“继续引导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下行”;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三部门给出了“认房不认贷”政策具体实施标准;财政部还公布了两项针对房地产市场的税收优惠政策。

【记者观察】自7月2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以来,各地各部门优化政策出台频率明显加快,针对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随着政策效应不断释放,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态势将进一步筑牢。

观察之四:灾后重建稳步推进

挂着“欢迎回家”横幅的10多辆大巴陆续驶进村庄。刚停车,村民们便迫不及待地扛起装满锅碗瓢盆、被褥铺盖的大包小包下车,奔向自己熟悉的家园。

在天津市静海区东淀蓄滞洪区的转移安置人员陆续回迁的同时,位于河北省涿州市的杨林食品有限公司车间内,机器正在快速运转,公司负责人杨运强正忙着安排生产任务。

8月,京津冀等多地因暴雨洪涝灾害遭受损失。“受灾后我们很快拿到了保险公司预赔付的200万元,这几天还会拿到324万元的预赔付尾款。”杨运强说,这笔钱是雪中送炭,能解决目前流动资金困难,帮助企业快速复工复产。

在黑龙江,尚志市组织机械、人员,加快水毁设施修复;在河北,衡水市饶阳县留楚镇赵留吾教学点内,教室地面已全部重铺完毕并进行了消杀;在吉林,舒兰市正加快受损民房修缮重建工作,确保受灾群众温暖过冬……8月以来,各地和有关部门,多措并举加快灾后重建,千方百计保障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生产生活正常运转运行。

【记者观察】多地灾后重建工作当前正有序开展,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企业抓紧复工复产。在灾区一线采访,记者深切感受到当地基层干部和百姓重建家园的热切,大家正众志成城,投身重建家园。

观察之五:打好秋粮稳产“保卫战”

“现在玉米正是灌浆期,洪水退去后容易出现病虫害,要适时施用防病害药物。”在黑龙江省依兰县江湾镇土城子村,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副所长钱春荣站在地头,仔细叮嘱农民田管注意事项。

8月初,强降雨造成黑龙江一些农田受灾。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组成13支科技包联专家组,分赴多地开展科技助农服务。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在这个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农业农村部派出10个工作组和24个科技小分队赴受灾一线,有关部门紧急下达7.32亿元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财政部安排24亿元支持北方14个省份对玉米大豆等秋粮作物实施“一喷多促”,灾区完成改种补种短生育期作物8.4万亩……

国家统计局23日数据显示,今年我国早稻获丰收,总产量达到2833.7万吨,比2022年增长0.8%。目前,全国晚稻栽插已结束,除部分晚秋作物外秋粮面积已落实。除局部灾区外,全国大部地区秋粮作物长势良好,南方中晚稻长势明显好于上年。

【记者观察】当前,距离秋粮大面积收获还有一个月左右,夺取秋粮丰收还要过秋旱、秋涝、台风、霜冻、病虫害等多个关口,抗灾夺丰收任务依然艰巨。相关部门正采取超常规措施,全力以赴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观察之六:“绿色引擎”激活发展新动能

8月15日,首个全国生态日。在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的签约仪式现场,来自上海的企业与将乐县的两个村签约了价值30万元的2万吨林业碳票。

将乐县墈厚村党支部书记汤思清算了一笔账:卖出8013吨碳汇,每吨价格15元,村集体收入一下增加了12万多元。“青山绿水变成了真金白银!”汤思清感叹道。

8月以来,“绿色引擎”不断发力。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实施方案》,促进形成绿色低碳产业竞争优势。山东省烟台市举办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33个项目现场签约;云南省出台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聚焦7个重点行业……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已成为各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记者观察】一张薄薄的碳票,生动彰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一排排光伏板、一台台风机持续并网发电,让我国经济发展动力更“新”更“绿”更足。青山“变现”、绿水“流金”,高品质生态环境有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主办单位: 剑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建设与维护:广元市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蜀ICP备06003751号-1 川公网安备 51082302000134号

联系电话:(0839)6666670传真:(0839)6600947 网站标识码:5108230052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无障碍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