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县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5-03-26    浏览量:108次    来源:剑阁县财政局   

2025年3月6日

在剑阁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剑阁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剑阁县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提请县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全县财政系统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来川来广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各项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地见效,完善财政预算管理体系,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工作总基调,坚决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加强财政资金统筹,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切实保障“三保”支出,有效防范重大风险,财政运行平稳有效。

一、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

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5579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58%,同比增长8.1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903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1.23%,同比增长8.13%;非税收入完成3654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07%,同比增长8.18%。加上级补助、上年结转、接受其他地区援助收入、调入资金、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等收入后,全县可供安排收入总量为557413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48700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2.14%,同比增长6.03%。全县收入总量减去当年支出、上解支出、偿还地方政府一般债务等支出538792万元后,结存资金18621万元。结存资金按规定清理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79万元、项目跨年实施结转下年继续使用18242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5001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21.39%,加上级补助、上年结余、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收入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225864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实现11931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63.37%。全县收入总量减去当年支出、调出资金、偿还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上解等支出183930万元后,结余41934万元,按规定结转下年使用。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2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92.31%,加上级补助等收入8万元,上年结转24万元后,可供安排收入总量为57万元。全县收入总量减去当年支出、调出资金等33万元后,结余24万元,按规定结转下年使用。

(四)地方政府债务

2024年,我县地方政府债券余额为762223万元,保持在省财政厅核定我县地方政府债务限额831299万元内,债务风险处于可控范围。

全年新增到位债券资金121887万元,其中:一般债券资金23287万元,主要安排用于京昆高速公路广元至绵阳段扩容项目剑阁县征地拆迁及配套设施项目13487万元,G5京昆高速剑门关收费站改造项目4000万元,剑阁县清江中学建设工程项目5800万元;专项债券资金98600万元,主要安排用于剑阁县普安金剑工业园区项目一期17700万元,大蜀道剑门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7500万元,开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000万元,剑门关景区提质扩容发展建设项目5100万元,剑阁县学前教育建设项目2000万元,下寺院区门诊住院综合楼项目3000万元,禾丰水库项目1000万元,剑阁县粮食仓储物流园区项目2000万元,新增专项债化解隐债项目等49300万元。

再融资债券51060万元安排使用情况。全部用于偿还到期债券本金。

二、落实县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预算决议情况

2024年,全县紧紧围绕县委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县人大决议及县人大预算委审查意见,加大财政政策落实力度,全力保障“三保”支出,切实兜牢风险底线,着力深化财政改革,为推动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财力支撑。

(一)高效统筹资金资源,全力保障财政运行健康平稳。始终把抓好财政收支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开源节流,促进财政平稳运行。一是依法依规组织财税收入。围绕全年收入任务目标,加大财源培植力度,密切关注各项减收因素对财税收入的影响,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税源监控,定期分析研判收入形势,加强欠税清缴和零散税收征缴,堵塞税收漏洞,力争颗粒归仓。财政收入实现跨越式发展,从2022年5.3亿元到2023年6.06亿元再到2024年的6.56亿元,实现了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5579万元,同比增长8.16%。其中:税收收入同比增长8.1%、非税收入同比增长8.2%,二是综合施策争取上级支持。为缓解财政收支压力,财政部门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中心工作,会同县级相关部门群策群力,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强财力保障。密切关注中央和省、市财政资金支持方向,主动向上对接,上报项目资金需求,争取更多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国债、地方政府债券、上级专项资金补助支持,全年共争取资金662180万元,同比增长8.30%,其中:专项转移支付30660万元,同比增长6.53%;专项债券较2023年增加32200万元,同比增长48.49%,有力地支持了我县项目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资金需求。三是精准精细盘活统筹资金。坚决贯彻落实“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要求,不断优化支出结构,持续压减“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等一般性支出,在年初部门预算编制中对非紧急、非刚性、非必需的项目一律压减。严控预算追加,规范预算调剂,扎实开展低效无效、闲置沉淀、预算结余“三项清理”,收回、盘活财政存量资金1278万元,把有限的资金统筹用在刀刃上、关键处。四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全省率先实现政府采购制度性成本清零,全面取消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实行采购文件零收费。全年政府采购累计备案146起,预算金额38729万元,中标(成交)金额36203万元,节约财政资金2526万元。强化财政投资评审,健全评审机制、优化评审流程、提高评审效率。对重点项目财评审核实行专人负责、跟踪服务、限时办结,平均时效提速30%以上。累计完成县重点工程等196个项目评审,送审金额201944万元,审定金额165768万元,审减金额36176万元,充分发挥了财政投资评审的守关把口作用,切实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全面落实重点领域资金支持。始终围绕县委“工业富县、文旅兴县、农业强县”三大路径,坚决做好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财力保障,促进全县经济发展活力持续增强。一是持续加大产业投入。坚持工业挑大梁,投入工业发展资金24066万元,主要支持金剑、普安、剑门、开封等四个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推动全域旅游,投入资金45899万元,加快旅游产业二次创业腾飞,实施剑门关景区提质扩容、大蜀道博物馆、游客中心外迁、天赐温泉度假区、剑门绿道等82个重点文旅项目,力争早日建成大蜀道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核心区,强力擦亮“剑阁是个好地方”金字招牌。坚持作美新老县城,投入城市基础设施资金1441万元,支持全民健身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新老县城改造,提升城市品质。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指引下,我县成功争取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专项资金9896万元。在此过程中,县财政局与省市财政局精准对接,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成功助力我县入选2024年15个省级美丽乡村重点县建设试点地区之一,获得省级专项建设资金1500万元,为我县农业农村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二是持续提升项目保障。深入贯彻落实“1233”执政兴县战略,聚焦专项债券重点投向领域,积极联合相关项目单位,重点把旅游升级提升、工业产业园基础设施、农业园区基础配套建设等发展需要、社会关切群众期盼的重大项目纳入剑阁县2024年专项债申报范围。2024年新申报和续发专项债券项目需求总共35个,其中,通过两部委双库可发债项目26个、不可发债项目9个。项目总投资1352800万元,债券总需求744300万元,2024年专项债券需求422500万元。全年下达剑阁县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券额度49300万元、一般债券22387万元,支持普安金剑工业园一期、大蜀道旅游基础设施、粮食仓储物流园区、县人民医院下寺院区门诊住院综合楼等重点项目申报发行。三是金融服务助力发展。贯彻落实《财政金融互动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功能。及时兑现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补贴资金38.36万元,支持降低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成本贴息40.46万元,小微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贴息107.83万元。大力实施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贴息等金融政策,投入1687万元资金,激励金融机构加大支持促进中小企业稳产稳岗,稳就业保市场主体,助力经济稳增长。在全省率先成立首个县级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心,成功打造全省首批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典型经验被省、市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金融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先后受理业务咨询2万余人次,协助办理业务2700余笔,助力完成投放贷款1177685万元,保费收入55987万元。引导金融机构发放各类支农贷款980912万元。

(三)精准聚焦群众期盼,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把有限的财力花在刀刃上、急需处,用力书写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一是民生实事优先保障。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努力让人民群众“过好日子”。持续压减“三公”经费,全年压减“三公”经费44万元,压减比例达2.6%。积极统筹资金用于保障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事项,全县民生支出实现140524万元,占比达84.92%。二是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积极助推四川知名教育高地建设,按照“两个只增不减”要求,全县投入教育资金75215万元,全力保障生均公用经费、学生资助和奖励政策、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等教育领域各项支出。2024年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从500元/生·年提标到600元/生·年,义务教育困难学生生活补助(寄宿生):小学从1000元/生·年提标到1250元/生·年;初中从1250元/生·年提标到1500元/生·年;义务教育困难学生生活补助(非寄宿生):小学从500元/生·年提标到625元/生·年;初中从625元/生·年提标到750元/生·年。三是卫生事业稳步推进。投入资金34647万元,重点保障计划服务、基本药物补助、基本公卫补助,支持卫生健康事业等发展,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四是社保体系持续完善。持续完善创业就业政策体系,投入资金4049万元,支持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和各种就业创业新形态,优先保障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发放稳岗返还补贴165万元,涉及企业277个。五是生态屏障更加牢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投入资金9929万元,积极支持水、土、气污染防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西河流域生态补偿落地落实。推进生态修复、加强水体保护、支持环境专项治理。六是支持文旅事业发展。全县安排文化旅游体育资金5595万元,助力大蜀道文化旅游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游客换乘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图书馆、文化馆(站)、体育馆等对市民免费开放,接待43.65万人次,11个重点文旅项目陆续竣工,喜迎八方游客。

(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不断增强财政风险防控能力。以扛牢风险为底线,防范化解风险挑战。坚决扛牢防风险保安全的政治责任,全力支持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完善重大风险防范化解体系,助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剑阁。一是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多措并举,持续加大财政预算资金安排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争取再融资债券。全年累计发行再融资债券51060万元、偿还政府性债务21137万元(其中本金51060万元全部再融资,利息21133万元和手续费4万元由本级承担)、PPP项目回购3680万元、化解隐性债务52937万元。二是财政库款运行总体平稳。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优先顺序,预算安排“三保”资金274435万元,实施专项库款管理,切实兜牢“三保”底线。动态监测库款运行情况,确保库款保障系数不低于0.3。三是防范金融风险守住底线。紧盯重点领域,做好金融矛盾问题摸排化解工作,强化金融领域风险监控,从源头化解风险,防止各种金融风险传导、演变和升级,持续推进信用风险化解、持续抓好舆情风险防控工作。四是安全应急维稳保障有力。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投入资金1357万元,保障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森林防灭火、“平安剑阁”建设等工作,全面提升区域应急救援能力。统筹各类粮食安全资金6137万元,提高粮食储备、流通、加工、管理能力。

(五)深化推进体制改革,持续释放财政科学管理效能。紧紧锚定“出实招、开新局”,自觉把财政工作放到县委改革发展全局中谋划推进,充分释放财政改革动能。一是不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创新机制,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国库管理、政府采购、财政投资评审、财政监督制度,严格部门预算编审,规范国库资金拨付流程,强化预算一体化平台建设操作流程培训,提升财政管理能力。财政专班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扎实开展财源培植调研,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二是不断落实预算绩效管理。组织开展5个项目的事前绩效重点评估,对5个部门整体支出和21个项目支出进行了重点评价,全覆盖开展绩效运行自行监控并选取14个项目开展线下重点监控。全面促进财政资金配置优化,切实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持续推动“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走深走实。扎实开展了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评价的绩效管理全过程,强化绩效管理结果运用,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益。2021年—2023年在全省扩权县财政重点绩效考核中综合排名第一。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县财政局和各部门单位勠力同心、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管理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财源结构单一,县域经济基础薄弱,县级财政收入增长乏力;二是县级可用财力严重不足,各类刚性支出需求较大,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三是过紧日子要求落实得不够到位,资金支出绩效不够高的问题依然突出;四是政府债务规模较大,偿债资金筹集难,还本付息压力大;五是国企改革推进缓慢,县属国有企业管理还不够规范。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分析,找准症结,综合施策,切实加以改进解决。同时恳请各位代表、委员继续关心、指导和支持财政工作。

2025年预算草案

一、2025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2025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来川来广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一揽子增量政策,树牢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进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持续做好“三保”保障和债务风险防范工作,不断增强财政自给和保障能力,以实际行动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收入安排积极稳妥。坚持实事求是、科学预测,合理编制收入预算,确保财政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与积极财政政策的总体要求协调一致。

——支出安排突出重点。严格支出保障序列,强化过紧日子要求,全力服务中心工作。健全财政资源统筹机制,强化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

——预算管理严格规范。推进零基预算改革,打破资金安排固化格局。坚持预算法定,严格预算约束;强化绩效管理,严格落实绩效监督“三管三必须”;严肃财经纪律,严防财政资金“跑冒滴漏”。

——风险防范严守底线。加强财政运行风险整体评估、系统监测、管理联动。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确保财政平稳可持续运行。

二、2025年全县收支预算草案

根据中央、省委、市委以及县委确定的2025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科学合理编制2025年预算。

(一)一般公共预算

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70170万元,预期增长7%,其中:税收收入32070万元、非税收入38100万元,加上级补助211411万元、上年结转18242万元、从政府性基金调入50000万元、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200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79万元后,收入总量352202万元。

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全县支出预算拟安排352202万元。在此基础上,扣除上解支出7908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060万元后,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42234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107000万元,较2024年初增长4.9%,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050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1200万元,污水处理费800万元。加上上年结余4193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7333万元,可供安排总量156267万元。按照以收定支和收支平衡原则,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拟安排156267万元,其中:调出资金5000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4110万元、当年支出102157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2000万元,加上上年结转24万元,上级补助8万元,收入总量2032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拟安排2032万元,其中:当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2万元,调出到一般公共预算2000万元。

(四)新增地方政府债券

2025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券提前批发行限额49700万元,其中,一般债券13500万元,已发行到位。专项债券36200万元,已发行到位20510万元。

三、2025年财政重点工作

根据中央和省、市有关工作要求,结合财政收支形势,2025年预算编制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紧紧围绕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坚持量入为出、以收定支原则,进一步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实事求是预测各项收入,有保有压、分序编列预算支出,构建破基数、促统筹、保重点、提绩效的资金安排机制,持续压降行政运行成本,着力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年度预算收支平衡。

(一)坚持强基固本,持续稳定经济大盘。一是加大收入组织力度。夯实财力基础,围绕人代会确定的预算收入目标,加强分析研判,跟踪分析重点行业、重点税源和重大项目推进情况,推进综合治税,挖掘增收潜力。二是积极盘活存量资源。强化结转结余资金、非财政拨款资金与当年预算安排挂钩机制,所有部门收入应全部纳入预算,对未纳入预算的收入不得列支。优先安排非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不足部分通过财政当年预算安排。新增资产配置要与资产存量挂钩,依法依规编制相关支出预算。持续深化“三项清理”,加强收回资金统筹使用管理。三是全力争取资金支持。保持对上争取定力,把握中央出台的一揽子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抢抓“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财力”等利好机遇,及时会同县级各部门做好项目申报、夯实项目基础,争取更多转移支付、债券资金落地剑阁。

(二)坚持保障重点,助推县域经济发展。一是围绕“工业富县、文旅兴县、农业强县”三大工作路径,突出财源培植,加大重点产业、重大项目促发展支持力度。围绕“三保一优一防”,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优先保障民生、工资、运转等刚性支出,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确保民生支出达到65%以上。围绕“保安全、守底线”,加大应急抢险、防灾减灾、风险防控等资金保障,筑牢财政资金安全防线。二是坚决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压减“三公”经费支出,严控会议、培训等一般性支出,扎实开展保障性住房、行政企事业单位资产、学校和医院等事业单位收入专项清理行动。严控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压紧部门特定事项的运转经费。逗硬预算执行,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坚持“一本预算管全年”,不得随意追加、变动、调整预算,集中有限财力保障县委、县政府最新工作部署落实。三是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负担。积极争取专项债券额度,充分发挥增发国债作用,多渠道筹集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扩大有效投资支持补短板扩内需。

(三)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财政风险。一是严格落实既定化债举措,加大债务化解力度,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坚持“开前门、堵后门、化存量、控增量”的思路,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严禁在法定限额外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债。二是密切关注专项债券政策走向,加强科学研判,做好财政承受能力动态评估预判,积极争取新增债券资金,着力促进稳增长、稳投资。把准财政一揽子增量政策要点,争取置换债券额度,以低息贷款置换高息贷款,以时间换空间,切实缓解财政支出压力。三是强化对预算执行的控制,规范预算追加行为。树牢底线思维,坚持两个“优先”,库款资金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做好“三保”风险应急处置工作,兜牢兜实“三保”底线。

(四)坚持改革破题,推进财政科学管理。一是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全面打破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基数”,按照“先定事后定钱”的原则,结合年度大事要事保障清单和财力可能,以零为起点编制预算。严格按五级优先序安排支出预算:“三保”支出,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支出,年度大事要事保障清单事项支出,部门必须开展的一般性事业发展支出,其他支出。二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县属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严格贯彻落实《剑阁县县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盘活存量资产,优化增量资产,做大国有企业实有资本金,增强内生动力,助力实体化转型。三是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深化思想认识,明确责任分工,细化推进措施,围绕财政预算管理主线,坚持“管资金必须管绩效和监督、管项目必须管绩效和监督、管政策必须管绩效和监督”(简称“三管三必须”),不断提高绩效监督工作质效,全力确保财政支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五)坚持从严从实,持续强化财经纪律。一是深化思想认识。财政部门作为财会监督的主责部门,必须坚持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和把握问题,坚持底线思维、问题导向,同各类财经违法违规行为做坚决斗争,用火眼金睛看紧“钱袋子”,当好财政资金“守护者”。二是加强财会监督。开展财经纪律专项整治、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检查、“三公”经费检查、预决算公开检查、资产清查、财政供养人员“吃空饷”、临聘人员以及购买服务等专项整治,完善财会监督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人大等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工作机制,建立财会监督与政府采购、投资评审、绩效管理一体化工作机制,切实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三是注重成果运用。加大处理处罚力度,对违反财经纪律人员的问题线索及时移送相关部门,压实财会监督主体责任。将财会监督成果作为预算管理、政策调整、资金安排等重要依据,通过收回资金、调减预算、暂停拨款等措施,对违规部门单位予以惩罚,以监督促管理。

(六)坚持从严治党,建好队伍提升能力。坚决扛牢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持之以恒纠治“四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以零容忍态度推进反腐败斗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深化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坚决支持和配合各级纪检监察机构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加强干部监督管理,注重年轻干部教育培养,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财政干部队伍,确保财政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主办单位: 剑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建设与维护:广元市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蜀ICP备06003751号-1 川公网安备 51082302000134号

联系电话:(0839)6666670传真:(0839)6600947 网站标识码:5108230052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无障碍浏览